點腐蝕和縫隙腐蝕是經常遇到的局部腐蝕,在點腐蝕縫隙腐蝕環境確定后,合金耐這種局部腐蝕的性能取決于合金成分,其中鉻、鉬的作用最顯著,通常以合金的耐點蝕當量數來排列合金的耐蝕性。對于鐵鎳基和鎳基耐蝕合金的耐 點蝕當量數(PREN)的計算不同于不銹鋼,其計算公式為:


   PREN = ( Cr) + 1.5( Mo + W + Nb) + 30( N) 


   PREN數值越大,合金的耐點腐蝕和耐縫隙腐蝕性能越好。


  在試驗室和實際環境的腐蝕試驗也是用來評價合金耐這種腐蝕能力的有效方法。目前在酸性氯化物,氧化性酸性氯化物中的臨界點蝕溫度(CPT)和臨界縫隙腐蝕溫度(CCT)的測定是應用比較廣泛的評價方法。在海水中和在紙漿生產 工藝介質中以及煙氣脫硫的實際環境中的腐蝕試驗更加直觀地顯示岀合金的耐點蝕和縫隙腐蝕性能。不管那種試驗方法,其結果的絕對值可能有所不同,但合金的耐蝕性排列順序不會改變。



 1. 鎳基和鐵鎳基耐蝕合金在酸性FeCl3中的耐點蝕和耐縫隙腐蝕性能


按ASTM G-48的C法和D法測定了一些耐蝕合金的臨界點蝕溫度(CPT) 和臨界縫隙溫度(CCT),測定結果列于表2-31。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臨界點蝕溫度和臨界縫隙腐蝕溫度均與合金的耐點蝕當量指數(PREN)密切相關,合金的PREN數值越大,其CPT和CCT也越高,表明合金的耐點蝕和耐縫隙腐蝕的能力極強,反之,表明合金的耐點蝕和縫隙腐蝕能力減弱。


表 31.jpg




 2. 鎳基和鐵鎳基耐蝕合金在氧化性酸性氯化物溶液(Green Death溶液)中的 耐點蝕和耐縫隙腐蝕性能


在 Green Death 溶液(11.9% H2SO4 + 1.3% HCl + 1% FeCl3 + 1% CuCl2)中, 一些高鉬含量的Ni-Cr-Mo和Ni-Cr-Mo-Cu合金具有優良的耐點蝕和耐縫隙腐蝕性能。一些試驗數據分別見表2-32、圖2-33和圖2-34。表2-33為堆焊層的數據。



上述試驗數據充分說明合金中的鉻、鉬、鎢等合金元素是決定合金耐點蝕和耐縫隙腐蝕的關鍵因素。



3. 在海水中的耐縫隙腐蝕性能


  鎳基和鐵鎳基耐蝕合金是在海水中應用較廣泛的耐蝕材料,在海水中,耐蝕合金的主要腐蝕破壞形式是縫隙腐蝕,在室溫海水中一些耐蝕合金的耐縫隙腐蝕性能見表2-34。耐縫隙腐蝕性能與合金耐點蝕當量指數的關系見圖2-35。對于鎳基耐蝕合金,PREN >40的材料在海水中具有很好的耐縫隙腐蝕性能,在很緊密的縫隙條件下,Inconel 625 合金和具有類似PREN的材料可遭到嚴重的縫隙腐蝕,而PREN >45的幾個合金卻呈現優秀的耐縫隙腐蝕性能,如 Inconel 622 (C-22)、C-276Inconel 686。在海水冷卻的板式換熱應用條件下,這三個合金是最理想的材料。


表 34.jpg

表 35.jpg